倪铭
中央电视台门前经常排着两个长队:一个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,向“焦点访谈”节目反映情况的;还有一个,是住在北京各宾馆里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,向“焦点访谈”节目公关,不要播放批评他们的片子的。 今年,“焦点访谈”播发的批评报道比以往都多,两支队伍也比以往排得都长。 两支队伍里的人们,其急迫心情都是一样的——一个急切地想播出,一个急切地想阻止播出。 不一样的是双方的身分和条件。前者手里拿的,往往是摁着几十、上百名群众红手印的上访信,但他们也仍然只是些个人。后边这队里的人都代表着组织,在很多时候还不仅是一级组织。因为是代表组织出差,并且是出这种“不惜一切代价”的差,所以住豪华宾馆、请豪华宴席都是“正当防卫”。 前门队里,打动“焦点访淡”的最重要武器也不过是眼泪,后门队里人们则往往携带有昂贵的“土特产”和数额不小的现金。 另外就是陈述理由,由于“焦点访谈”录像为证的特点,指责他们失实不太容易,所以只能讲别的。先得说当地党委政府对“焦点访谈”记者所拍的问题是如何重视,“××书记、××市长亲自……”然后讲当地“安定团结的局面如何来之不易”等等。有时还要加上“我们书记刚刚调来不久、我们政府刚刚换届”之类的话语。 有一条真正可以成立的理由,他们又不好说出嘴来:“别的地方也都这样干,甚至比我们干得还厉害,‘焦点访谈’为什么单批我们?”譬如粮食系统挪用资金问题,就决不是个别的。总共2000多亿元的收购资金不见了,哪个地方的粮食局敢说自己是完全干净的?这个理由之所以说不出口,是因为它会直接引发一句反诘:“都这样做就对吗?”这对阻止播出并没有多少益处,于是大家都小心翼翼地,不提这个话茬儿为妙。 有的地方高官,甚至公开把阻止“焦点访谈”播本地片子的职责揽在自己身上。“‘焦点访谈’如果上你们那儿采访,马上告诉我,我往北京打电话!” 有一些这么积极的同志在,他们的小电话本上又有那么多可供拨打的号码存着,很多问题就都可以理解了。为什么有些地方很少被“焦点”们给“访谈”着?不是没有可访的事,也不是不常去访,而是访了白访。因为这些地方的工作做得及时,做得到位,因为这些地方在北京的关系网够密。像某地企业那样,跟记者动拳头,或者像某地检察院那样,给记者们专门造一套假账,是最笨的计策。 之所以对“焦点访谈”格外肯下功夫,主要的是因为很多中央领导都注意看这个节目。自己地皮上出的坏事,不能让中央领导知道。 这些被“访谈”过的干部们,还有很多没被“访谈”过的也在内,大家都有个共同的心愿,就是取消“焦点访谈”。因为“焦点访谈”标志着监督的存在,标志着舆论的存在。“焦点访谈”是喉咙里共同的鱼刺,没有才好,化成软面条暖胃更好。 但不是所有为免曝光进京活动过的人都是坏人。我在基层见过他们中间的一些人。他们把职务行为和个人好恶分得很开。很多时候,他们个人也认为“焦点访谈”批评他们家门口的某一件事是完全正确完全应该的。